26

電影<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對白

 

最近邊做園藝工作邊聽作家李欣頻演講的錄音檔,

忽然之間耳邊再度迴響起許多似曾相似的語句,如:

電影<練習曲>:「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書<與神對話>:「很多人活的時候像死了一樣,死的時候發現自己從來沒活過。」

廣告台詞:「沒有人知道,意外跟明天哪一個先到。」

在分享影片<六分鐘看宇宙>時,她問聽眾:

「在這浩瀚的宇宙裡,請問你是誰? 你的生命是什麼?你創造了什麼? 

地球有你跟沒有你有差別嗎? 」

 

加上最近看了幾部關於老人的電影,如:<被遺忘的時光><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不老騎士>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等,有種年老跟死亡其實離我們很近的感覺,

也許在不注意的剎那,就到了必須離開的時候。

因此,好想藉由徹底了解及研究更多成年老者或即將離開人世之人的智慧諫言,

知道人生究竟怎樣才不會白活?

(去年底爸過世,是我頭一次近距離接觸死亡,深刻的感受衰老、病痛、親情、遺憾等感受。)

 

580561_458051224259274_953506591_n  

賈伯斯經典語錄之一

 

<我死過,所以知道怎麼活>作者鍾灼輝說瀕死時死神詢問他: 「要走,還是要留?」

對他來說意義形同問自己:「我可以走了嗎?」

然後他才恍然意識到,雖然擁有許多物質上的東西,許多不同領域的獎牌、證書成就,

但他其實未曾了解過存在這世界的意義與價值,

彷彿自己是個墓碑上沒有名字的人,任何人都可以代替,

因此他再次回來找尋自己真正的"身分"。

 

2568740637478776011

九把刀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經典台詞

 

或許就是因為即將失去或失去過,

所以這些智者比起一般人更懂得反省、珍惜、應用看似無限、其實有限的生命,

知道真正應該看重的是自己的想法,

而不是其他人告訴你應該遵循的價值觀理念,

或大多數人為之付出大多數寶貴時間的金錢遊戲。  

 

這也讓我想到侯文詠的"迪士尼理論"。

他說:「帶小朋友去那裏玩時,發現迪士尼樂園裡不太有小孩子在哭,

因為他/她早上八九點進去,到下午六點就要出場,

小孩子一跌倒沒有在哭,趕快爬起來,因為沒時間哭,要趕快排隊去玩下一個。

人生也是,只有六十年、八十年,

老實講你要是有玩的心情,要趕快排隊玩下一個,真的沒有時間哭。」

的確,人生就像一個遊戲場,

只有少部分人一開始就勇敢去嘗試或創造自己最想玩、沒什麼人看好的遊戲,

一路玩得很盡興的離開,

大多數人則礙於社會、眾人的眼光,只敢玩最多人嘗試,但自己其實不想玩的遊戲,

等到排完長長的隊伍,終於決定離開去嘗試自己想玩的遊戲時,

卻已經沒多少時間可玩、或沒體力玩了,只能最後抱著遺憾離開。

更諷刺的是,很多人的目光只集中在追求遊戲場裡面的排隊順序、完賽名次高低、

或累積的獎金獎品、購買的高級玩具(如豪宅、名貴跑車、名牌衣物包包等)有多少、樣貌身形保養得如何.....,

但這些在離開時全都帶不走阿,唯一能帶走的只是體驗過程中的諸多回憶。

 

198283_292553717508224_703591620_n  

 

已故名人Steve Jobs在Stanford大學演講中說過:「在我17歲時,我曾聽過一句格言:

『如果你能將每天都當作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來活, 有天你一定能做出對的決定。』

我緊緊地記住這句話,從那之後的33年間,我每天早晨照鏡子時便自問:

『 如果今天是生命終結前的最後一天,我還會想做原本即將要做的事嗎?』

而如果答案接連幾天都是"不",我便自知必須做些改變。

記得我將死這件事,是我所用過幫我下人生重大決定最重要的工具,

因為幾乎所有的事,所有外界的期望、所有的自尊、所有對難堪或失敗的恐懼,

這些全都將在面對死亡時煙消雲散,僅有最重要的會留下來。

記得自己將死是我所知對抗自陷失落感迷宮最有效的方法,

因為你已經赤裸裸地面對著生命,所以沒有理由不順應內心的聲音。」

 

李欣頻認為這種"把人生每一年都當成最後一年"的做法其實很積極,

就不會把想做的事無限拖延到後面,

因為很多事情拖久了,就不會完成了。

(她還認為必須設定完成日,因為沒訂完成日,通常這件事就不會做。)

 

3878aca1997f8a357ff17993b66f5473

 

看、聽完這些才完全點醒我,萬萬不能再將寫作夢想拖延下去了,

(因為現在不做,老了病了之後更不可能完成。),

就算要花很多時間琢磨字句,或寫出來的文章沒人看,沒人願意出版,

但起碼我能對得起自己的夢想,自己的人生。

人生最重要的是享受過程,而不是期待結果。

 

images (4)  

沒有四肢的生命鬥士,力克胡哲 Nick Vujicic 

 

res23_attpic_brief 

只有左邊兩隻指頭小腳掌的他居然還敢向被鯊魚咬掉一隻手臂的夏威夷女衝浪好手學衝浪,

我看到這一幕覺得很不可思議!

 

這裡有個不錯的偽死亡練習,大家不妨模擬看看囉! 

(或者試著寫看看遺書,也是很好的偽死亡練習。)

以下出自<與成功有約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假設:

正在前往殯儀館的路上,要去參加一位至親的喪禮。

抵達之後,居然發現親朋好友齊集一堂,是為了向你告別。

也許這是三、五年,甚至許久之後的事,但姑且假定這時親族代表、友人、同事或社團伙伴,即將上台追述你的生平。

請認真想一想:

希望聽到什麼樣的評語?

這一生有任何成就、貢獻或值得懷念的事嗎?

你是個稱職的丈夫/妻子、父母、子女、親友嗎? 

是個令人懷念的同事、伙伴嗎? 

失去了你,對關心你的人會有什麼影響?

請大致記下你的感受,這有助於--確立目標。

 

 

 

最後想分享一則非常棒的文章<訪問上帝>,內容含意深遠阿~

 

上帝問: 你要訪問我嗎?

我說: 如果你有時間的話。   

上帝露出微笑...說:我有永恆的時間, 你想問我什麼問題?

我問: 人類有哪些事最令祢驚訝?

上帝回答:

 他們覺得童年很無聊, 急著讓自己長大,然後又想回到童年;

他們為了賺錢失去了健康,然後又花錢要找回健康;

他們擔心的想著未來,卻忘了現在。

因此既不是活在現在,也不是活在未來。

他們活得好像不會死,卻死得好像未曾活過一樣。
 
上帝握住我的手, 我們靜坐了片刻, 

然後我問:為人父的你 希望兒女明白哪些人生的功課? 
上帝微笑著回答....
明白不可能強迫人來愛他們,只能讓自己被愛。 
明白跟別人比較是不好的。 
明白富人不是擁有最多的人,而是需要最少的人。
明白揭開心愛之人的創傷只需幾秒鐘,卻要花很多年才能痊癒。 
明白饒恕是需要練習才能學會。
明白有些人很愛他們,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 
明白兩個人看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看法。
明白光被別人饒恕還不夠,自己也必須饒恕自己。
並且明白我就在這裡...直到永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lise aka Hippy 的頭像
    Elise aka Hippy

    漪荔鷥's 彩色生活

    Elise aka Hip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