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我來到愛沙尼亞的第一年(若從14年底拿到首張居留證算起的話),
園藝公司工作則是我的第一份工作,
托老公介紹的福,不然在鄉下真~的~很~難~找薪水、待遇好的工作,
不是罐頭、就是玻璃工廠那些。
所以當初抱著有就先試試看的心態去上班,
想說起碼在戶外可以接近大自然,環境、空氣也好些。
為說服自己這是好工作,剛上班時還列了優點表如下:
1.可以運動
2.接近大自然
3.學習園藝知識
4.學愛沙尼亞語
5.有收入
6.有健康保險
7.早睡早起,作息正常
8.沒主管一直盯,有時可自行決定如何做事,如: 可邊聽音樂邊做等
9.有時有免費植物可帶回家,買也有打折
10.有提供免費的園藝手套、全套雨衣
11.工作半年後若失業可申請失業補助
12.工作半年以上可貸款買房? (這點不確定,只是聽說)
13.早收工,通常3~4點下班,有很多自己的時間
14.離家近,不花什麼車錢
15.休息時間差不多每天1小時,工作6.5~7小時。
16.每天工作內容都不近相同,隨季節、植物品種變化。
17.和老公同工作地點,一同進出。
18.同事還可以,不算太難相處,soso。
19.有時可去不同地點工作(我們有三個分布點)。
20.有時可打混,很輕鬆。
黑醋栗插枝幼苗
蘋果樹插枝幼苗
不過,實際待半年後,發現缺點也不少:
1.薪水太低,且我的起薪不比當地人,
"稅前"硬是同工不同酬的少給0.5歐元,只有每小時3歐元。
扣除20%稅金,"稅後"平均每個月領424歐元,等同台幣才14800左右。
如果不是剛來語言不通、家住得遠、配合老公喜好、鄉下開銷支出較少等原因,
應該不會去那裏上班。
但因為愛沙尼亞脫離共產黨不過24年(1992年獨立),
薪資本來就不高,"稅後"平均都在600歐元上下,等同台幣21000。
如果在市區生活還要繳房租、生活費那些,
或許跟住鄉下存的錢差不多,也才決定先留下。
園藝公司一角,老闆爸爸心愛的花園,種滿大理花、鬱金香等。
四五月時剛好開滿各種鬱金香。
園藝公司一角,也是種滿老闆爸爸心愛的各種玫瑰花。
但是!! 除草、修剪掉老梗都是我在幫忙維持的歐!
2.同事除我老公外,
只有幾個講愛沙尼亞語、俄語的50、60歲當地老人,
幾乎無法溝通,也無話題好聊。
所以小主管通常留我一人除草、種苗等,
僅靠手機裡的音樂、有聲小說、演講等陪我度過無數機械化的工作時光。
基本上其他同事的兩位老太太(其中一位就是小主管)愛自成一個小圈圈,
常把較吃力的活丟給我,
兩個人去溫室偷懶聊天,因此後來鬧得不是很愉快。
可以想像她應該在老闆面前說不少我的壞話,
因為今年老闆竟願意付現另聘一位每小時要3.5歐元,
時不時請假的的單親媽媽,也沒找我回去(我可是標準廉價勞工+全勤耶!) 。
溫室裡滿滿的蘋果樹苗,從一根根鏟土手種到長成這麼大,
還要不時穿雨衣鑽進去除草或除去苗底多餘樹葉,其實不容易!
兩個老太婆愛打混的地方,也是老闆80幾歲的爸爸個人溫室花園,
有很多小番茄、爬藤葡萄樹等。
3.不分晴雨,工作大都在戶外。
因此4月中到10月底,這6個半月橫跨初春到秋季,
我見證了氣溫如何從0度到升到近30度,再降到-5度。
有時候早上特別冷,針葉樹上都還滿是霜,
我卻必須要帶厚手套除去樹上枯黃的松針,
手都凍到發抖,不得不偶爾停下來跳動暖身!!!!
或是一整個禮拜都要蹲坐在地上,
彎低身子用利剪除去某些樹底部的雜枝,
搞得我腰酸背痛。
的確要實際做後過才會發現,
原來園藝沒有想像中的浪漫美好,
我也並不喜歡這樣一整天機械式的體力活,跟賺這種辛苦錢!!
偌大的園子裡,常常我是一個人蹲坐在地上某個角落除草、或站著拿大剪修剪樹木之類的,
其實很寂寞啊!!
不然就是叫我把這些盆景裡的雜草全部清乾淨之類的雜務,
後來都覺得煩了。
大概就是以上錢、人等身心俱疲的狀態,
讓我體會到原來園藝工作並不簡單,
也不是我真心嚮往的領域。
因此在今年度的日誌展望開頭中,
我的十項年度計畫之一就寫道:
「靠自己的能力賺錢: 找一個符合專長、興趣的工作,如:閱讀、旅遊等。」
結果......,後來就有幸在朋友轉貼工作消息的情況下,
第一次在郵輪上工作囉:)
那又是另一個特別的經驗啦!
有機會再說~